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账务问题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也许是因为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在我们政和科技申报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中,不少人咨询高企账务处理的有关问题,询问高新技术企业账务处理和普通企业有什么不同.今天就为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高新技术企业账务处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高新技术企业的账务处理,与普通企业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高新技术企业更要做好研发费的归集的账务处理,并做好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收入的核算,因为这些是高新技术企业初审与复审一定要满足的条件。此外,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适用15%的优惠关税,在计提企业所得税时是必须要格外注意的。
1.每个季度(1月、4月、7月、10月)开始的20日之前在江苏省科技统计数据处理系统中完成上一季度高企季报的填写;
部分企业领导者认为已经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荣誉,丝毫不关心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让高企认定与企业经营业务更为融合,使其能在三年后再次顺利通过高企认定。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的后续财务管理更被动。如研发时间已过半,但研发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项目设计书还没撰写完成,给研发费用的核算带来不确定性;如研发成果不及时申请专利、研发的新产品没有适时检测、研发的新产品没有适时申请高新技术产品,给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比带来不达标的风险。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于研发费用的安排及归集通常没有提前进行预算规划,或者研发部门虽然有预算,但研发部门未能与财务部门在前期进行相对有效沟通,研发费用的使用和支付未能合理进行分配和归集,致使研发费用归集不准确。
企业财务专员在归集研发费、高品收入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证据链的收集,如研发人员工资薪金分摊依据、研发设备折旧分摊依据、研发用料确认依据、开票名称与高品名称不一致情况下的证明依据等。这些都是税务机关在审核高企优惠的重点,企业财务往往拿不出有效的证明材料,最后导致企业存在高新证据链支撑不足的现象。
财务专员不熟悉相应的财税政策,缺少系统性的知识培训,导致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不强,后续管理上包括三年后的高企重新认定、高企优惠政策的享受、相关报表的报送等。
没有认真钻研,面对科技部门、财税部门的日常检查,应对能力不够,导致企业存在涉税风险。
7.财务部项目立项时的工作:单个项目产生的研发费用应及时归集、记录,包括项目下的工资、奖金、差旅等另外的费用的记录,做到账账相符,账实一致。财务部项目完成(或阶段性完成)的工作具体如下:
(1)梳理该项目的研发周期内所产生的研发费用;准备好工资、水电、折旧等分摊各项目依据,为专项审计准备好工作。
(2)准备好每年高新产品出售的收益明细账,确定达到规定比例,并准备好相关佐证材料。
(3)注意高企年度发展状况表,高新技术企业自查表与企业其他数据资料保持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