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农业村庄厅、省文明办、省文明和旅行厅、省村庄复兴局、省侨办、南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
为充沛展现江门“侨”资源、“侨”文明、“侨”魅力,4支战队代表江门“领衔出战”,比赛10大“广东美丽侨村”,别离是:台山市海宴镇五丰村、新会区崖门镇京梅村、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鹤山市古劳镇上升村。
此次系列活动中,台山市台城大街桂水村参选“广东十大美丽村庄”;新会区崖门镇美丽村庄面貌提高演示带参选“广东美丽村庄面貌提高演示带”;台山市斗山镇“醉美人文,绮丽斗山”精品线路、台山市端芬镇“民国风情 · 银信文明”美丽村庄精品线路参选“广东美丽村庄精品线路”;台山市都斛镇莘村村(大米)参选“广东特征工业名村”;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参选“广东乡风文明演示村”;新会区古井镇霞路村参选“广东粤菜师傅名村”;开平市百合镇马降龙村参选“广东文明旅行名村”;新会区崖门镇崖门渔港参选“广东美丽渔港”。
到今日(24日)正午,新会区崖门镇京梅村以157万多票暂列总榜第二名,台山市台城大街桂水村以122万多票暂列总榜第三名。一起,鹤山共和镇来苏村、鹤山古劳镇上升村、台山海宴镇五丰村别离暂列总榜的第五、第七和第十一名。
市民秦女士:“我将投票链接转发到了微信朋友圈,期望发起微信老友助力投票。现在我天天都会给江门的13条村投票,感觉江门的村落各有各的特征,各有各的美丽。”
市民卢先生:“作为在江门日子的居民,我愿意为家园的建造、家园的宣扬奉献一份自己力气,我天天都会点开链接投票。”
都斛镇是广东江门台山的农业强镇,广东省榜首个农业公园——台山中国农业公园“禾海稻浪”主题园就建在都斛镇万亩高产演示片,莘村村作为中心耕耘区域之一,水稻栽培培养面积4000多亩,是全程机械化出产演示区,机耕率和机收率均到达100%,机插率98%。依照“田园林网化、灌溉硬底化、耕耘机械化、种类良种化、办理科学化”的五化规则要求施行,故有“广东榜首田”之称,2018年被广东省农业村庄厅评为“全省十佳最美农田”。
近年来,莘村村活跃开展壮大水稻特征工业,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十大出色高素质农人、村庄创业致富“带头人”李胜业,牵头建立了都斛镇莘村联业农机专业协作社,具有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无人植保机等各种农机设备,为周边农户供给水稻出产全程机械化+归纳耕耘服务。一起约请栽培大户参加协作社一起运营,承租的水稻田从一开端的40亩添加到现在的1000多亩。经过农业出产机械化,削减人力物力,带领农户齐奔小康。
为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控制,从2013年起,莘村村与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公司+农户”的协作形式,树立智能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演示系统,在万亩水稻高产演示片树立才智农业物联网设备,经过引入专业化统防控制,大力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功率,每亩每造均匀削减施药1-2次,下降用药及劳动力本钱约35元。全村稻谷总产量提高至3060吨,年产值达1224万元,亩产均匀添加40-50公斤,农户均匀增产份额14%,增收120-150元/亩,有用促进农业增产、农人增收。
本年7月22日,“广东天然富硒农业工业演示基地(都斛)”正式揭牌建立,广东省科协天然富硒联合体和都斛镇签订了富硒农业工业演示基地共建协议,凭借富硒工业演示基地,莘村村将乘势而上,大力推动“硒+N”工业系统建造,提高犁地价值,开展壮大农业品牌建造的优异人才队伍,推动农业品牌化,提高优质稻米工业竞争力。
来苏村委会坐落鹤山市共和镇东部,东与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相邻,南接大凹村委会,西与共和圩镇和南坑村委会交会,北通里元村委会,省道S270线和县道南来线于村接,毗连佛开、江鹤高速共和出口,交通便当,下辖福临、瓦元、大地、古巷、和安5条乡民小组,总面积有6.6平方公里。来苏村委会现在户籍人口1437人,其间60岁以上老年人280人,约占总人口19.4%。
共和来苏村,2020年10月荣获中心文明办颁发的“全国文明村”称谓;2020年1月取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颁发的“全国森林村庄”称谓;2019年12月取得中心农办、农业村庄部、中心宣扬部、民政部、司法部颁发的“全国村庄管理演示村”称谓;2018年7月取得司法部、民政部颁发的“全国民主法治演示村”称谓;2017年11月取得广东省精神文明建造委员会颁发的“广东省文明村”称谓等。此外,还取得“全国妇联底层组织建造演示村”“广东省最美村庄旅行意图地”“广东省十大宜居村庄”等荣誉。
来苏村坚持规划先行,安身乡民利益、展现夸姣规划、发起乡民参加。早在2006年,来苏村就成为鹤山市第一批三个“村庄整治规划编制”试点村庄之一,约请广东省城乡规划规划研究院和鹤山市城乡规划局协助来苏村规划了五个功用片区:工业区、农业区、休闲区、住宅区和商业区,并对全村进行了土地的丈量,拟定了久远土地规划和布局,为来苏村的科学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两年来,来苏村依托钟氏祠堂、文明广场以及具有明清时期的青砖古屋等旅行资源特征,约请五邑大学的土木工程系,编制来苏村美丽村庄复兴规划(2018——2022年),以“工业兴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用、日子富裕”为规划意图,统筹推动村庄经济、民俗文明、生态文明等建造,将来苏村打造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住乡愁、留得住人”的美丽村庄;出产、日子、生态的“三生”和谐演示村庄;农业、加工业、现代服务业“三业”交融开展的演示村。
霞路村坐落江门市新会区古井墟偏北一公里,前史背景和文明底蕴深沉,是赵宋皇族村之一。古井镇霞路村的天成街前史悠远持久,清末即已建成了“天成圩”,汇集了多家烧鹅饭馆、酒家,“烧鹅街”家喻户晓。古井烧鹅更是当选江门市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该村先后取得广东省绿色村庄、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卫生村、江门市“粤菜师傅”工程特征村等荣誉。
2019年以来,古井镇以村庄复兴为关键,大力施行“粤菜师傅”工程,培养“粤菜师傅”传承烧鹅技艺,举行“粤菜师傅”专项技术班2期,训练学员60名。精心打造吕柏古井烧鹅技术名师工作室,教授技术,扩展古井烧鹅影响力。并投入2500多万元对“烧鹅街”进行晋级改造,天成圩烧鹅美食一条街被评为2019年江门市十大“网红打卡地”,招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品味美食。
“古井烧鹅一条街很漂亮,能带动本地的旅行,烧鹅是当地文明,烧鹅味道真的很好。”来自山东的游客王先生赞道。
近年来,古井镇霞路村经过大力发扬“烧鹅”文明,紧密结合“粤菜师傅”工程,培养当地经济新增加点,使舌尖味道演化为日子真味、工业新味、经济增味。本年,古井镇再投入200多万元将霞路天成圩烧鹅美食一条街晋级为“粤菜师傅”美食一条街,建造“粤菜师傅”大师讲堂,为“粤菜师傅”供给人才训练、菜式研制、厨艺沟通、技术展现的渠道。
现在,全镇集合古井烧鹅商户20家,带动工作创业人员800余人,年产值约1亿元。2021年上半年村团体总收入为147万元,同比增加6%;村团体总资产874万元,同比增加10.88%。霞路村委会副主任林善文表明,今后的服务中心将会陈设展现烧鹅的前史和文明,以粤菜师傅为主题,再打造一条美食街,每年约请大师傅来这儿开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