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3岁的何清华,创办山河智能。2008年,何清华又创立山河星航。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如今的山河智能正在无人化、智能化、低碳环保的新路子上锐意探索。77岁的创始人何清华锐气不减当年:“我们的产品不是简单的填补空白,是全面超越国外产品!”
作为创始人,何清华是山河智能的灵魂人物。对于这位科学家老板,大家都习惯称呼他“何老师”。相比老板,何清华更像导师:身体力行,让做原创内化为每个山河人的本能。
“西堠门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大桥和世界最宽跨海大桥,我们拿出了超大吨位旋挖钻机,解决了桥墩施工难题。”何清华和记者分享了最新捷报。
2024年伊始,随着山河智能超级旋挖钻机在大桥12号桩分级钻孔工作的顺利完成,该大桥桩基施工圆满收官。这次施工,山河智能也再一次打破纪录:完成全球最大直径6.3米旋挖桩首桩成孔,实现了我国旋挖钻机超大直径钻孔的重大突破。
山河智能副总经理朱建新是1999年山河智能创立之初就加入的“老员工”。他和记者说,山河智能的第一个代表产品——液压静力压桩机——就是何清华“先导式创新”的产物,深深地打着何清华的个人烙印。
液压静力压桩机的研发比山河智能成立更早。当时想要一台好的压桩机,必须依赖进口。何清华研发的液压静力压桩机既能满足大吨位需求,又高效率节约能源。靠原创性产品起步,山河智能成立第一年就实现盈利。
压桩机多点均压夹桩结构,也是何清华的原创。“简单来说,就是‘手抓鸡蛋但鸡蛋不破’的原理。”朱建新说。
一个灵感的落地意味着无数次试错。让压桩机像手抓鸡蛋一样从周边抱紧管桩,虽能实现管桩不破,但抓住后却无法松开。何清华带着团队尝试将压桩机的圈拆分为8块、16块,实现了压桩机夹持薄壁管桩也不会破损的目标。
无尾挖掘机就是山河智能瞄准欧美市场研发的产品。它小巧精致,动作轻盈,在山河智能的“大块头”里,它像个机械精灵。从设计图上“走”到现实,它的诞生是一次又一次的“既要又要”的极限挑战。
山河智能挖掘机研究院总工程师郝鹏专注挖掘机研发十余年。他有个广为人知的外号,叫“泥巴博士”,因为他整天穿梭于车间和工地,经常满身油污、灰头土脸。他和团队曾驻扎内蒙古的煤矿工地三个月,就为攻克小型挖掘机受空间限制导致散热难的问题。这种到一线去的热忱和何清华一脉相承。“何老师很能跑的。”同事们都说。
在郝鹏手里,挖掘机仿佛被注入了生命,这种生命来自设计者几十年的不断打磨、完善。
无尾机型需要在狭窄拥挤的空间作业,要实现灵活回转,尾部旋转始终不超过履带宽度。这就要求上车空间必须比较小。但在这样一个小小空间里,不仅发动机、液压元件等一个不能少,还要针对欧美市场额外增加快换装置。实现了“五脏俱全”,又面临热平衡、噪声要达到欧洲标准的新挑战。然而,即便这些都达到标准了,还是不够。
“挖掘机你别看他只有铲斗转动、斗杆收放、动臂升降和转台回转四个动作,但要把这些动作组合到一起,就涉及操作的舒适性、流畅性的评价。如何把操作手的体验转化为技术可理解的语言,再把操作系统调配到让操作手觉得舒适,这是非常非常难的工作。”郝鹏认真地说。
一个个难题横亘在前,解决它们,是一项需要付诸时间与耐心的工作。无尾机型的研发从设计到推出只用了半年左右,但从质量、性能、舒适度等方面的迭代升级,持续了十几年时间。
“何老师提出的研发理念是:精品源自执着,创新源于市场。我们每年都在依据市场的反馈持续改善。现在我们持续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做更加高效率节约能源的产品。”郝鹏说。
2004年山河智能挖机批量出口意大利,成为最早批量出口欧洲的中国品牌之一。目前,山河智能挖掘机在欧洲市场的保有量居中国品牌第一位。2022年5月和7月,搭载着数百台挖掘机和滑移装载机的中欧班列(长沙)山河智能专列,成功发运欧洲。2022年上半年,山河智能出口同比增长60%,其中挖掘机品类增长达到80%,矿用设备这一品类增长达到了200%。
无尾挖掘机、节能挖掘机、智能遥控挖掘机、能在水上漂的挖掘机、在铁轨上行走的挖掘机……单挖掘机一项,就足以突破人们的想象。
怀揣着机械梦的年轻人,在山河智能找到安放梦想的土壤。“80后”赵喻明,从小就对机械着迷,他是何清华带的最后一个博士,毕业后进入山河智能,现任特装公司副总经理。他的梦想是“设计出有自己烙印的产品”,就像何清华研发出液压静力压桩机一样。
2016年,山河智能受邀参加跨越险阻陆上无人系统挑战赛。当时距离比赛只有50多天,为了确认和保证顺利参赛,团队的第一稿方案较为保守。何清华提出:使用以前从没用过的仿生结构,这样产品的攀爬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山河智能有这个实力。”何清华的话,让赵喻明吃了一颗定心丸,他连夜重新设计。当赵喻明把全新的设计图给制造部门,制造部门也兴奋起来。“何老师激发了我们年轻人内心对创新产品的渴望。”最终,山河智能在那次比赛中夺得第一,并且连续四年夺冠。
“不抄作业,不躺平。”在年轻的山河人眼中,爱折腾的何清华是他们最好的榜样。
试验场上每一次为创新拼尽全力,在现实应用中有时则意味着与死神争分夺秒。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河南水灾、甘肃积石山地震……山河智能的装备都出现在了现场,为救援贡献出了山河力量。
山河星航载人机总体研究院院长周志东出生于1989年,承载着何清华航空梦想的山河星航,如今也是周志东的梦想起飞地。“何老师希望山河星航做‘中国大众飞行器的引领者’。”
在他手中,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复合材料轻型运动飞机成功翱翔天际。“整个飞机操纵的特性都已经改动到极致了。这架飞机总共有3000多个零部件,有接近1400张图纸,全部是我们画的。”
全复合材料轻型运动飞机属于通用航空装备,可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飞行员培训等领域。
依托于公司集研发、制造、市场和管理于一体的创新体系,一架架带着梦想的飞机从山河星航奔赴星辰大海。“我们曾在一个半月时间内完成了400kg无人机的设计制造,在6个月时间内实现某1.6吨飞行汽车的研制,创造了世界罕见的研制速度,这都得益于这套创新体系的保证。”周志东自豪地说。
山河星航的“阿若拉”飞机目前累计交付量超过250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去年8月,山河星航的“阿若拉”飞机已取得澳大利亚适航证并开始销售。未来,山河星航将打开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市场。山河星航不仅自身牵头推进航空器整机研制,还成为各头部企业航空器整机及其零部件研制服务商。目前,山河星航已向中大型无人机、消防用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等商用航空领域前沿阵地探路。
新的一年希望可以找到一份与自己专业技能和兴趣都相符的科创企业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希望自己能掌握更多前沿科技知识和技能,成为科创领域的专业人士。
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愿在新的一年里,能轻松的获得一次宝贵的科创企业实习机会,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希望能在科创领域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在科学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探索和前进。——不吃香菜星人
不知不觉又工作了一年,希望自己能在新的一年里保持对科学技术创新的热情和好奇心,始终保持学习和探索的心态。
2024年的愿望——能适应科创企业的快节奏和创新环境,能快速成长为一名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行业新星。——Alex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